管理体系评审是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常见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一、常见方法
1、文件审查
检查管理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是否完整、准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和企业实际需求。
重点关注文件的更新情况、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以及文件之间的协调性。
2、现场观察
直接到工作现场,观察员工操作是否符合文件规定,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要求。例如,在生产现场检查工艺执行情况,在办公区域查看文件记录的保存和使用情况。
3、面谈交流
与不同层级的员工(如管理层、操作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管理体系的理解和执行情况,收集对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面谈时注意倾听员工的实际感受,避免引导性提问。
4、数据分析
收集和分析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如质量指标(合格率、不良率)、生产效率、顾客满意度等。
通过数据对比和趋势分析,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5、内部审核
组织内部审核团队,按照审核计划对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或专项审核。
审核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审核经验,采用抽样检查、记录审查等方法,发现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和不符合项。
6、管理评审会议
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
会议内容包括评审输入材料(如内部审核结果、顾客反馈、过程绩效等),讨论改进措施和资源需求。
二、常用技巧
1、明确评审目的和范围
在评审前确定清晰的目标,如评估体系对新业务的适应性、解决特定质量问题等。
根据目的确定评审的范围,避免过于宽泛或狭窄。
2、注重客观证据
评审过程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
收集的证据包括文件记录、现场观察结果、员工访谈记录等,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
3、关注关键过程和风险
识别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过程(如设计开发、生产控制、顾客服务等)和高风险领域,重点进行评审。
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4、促进沟通与协作
鼓励各部门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评审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形成改进共识。
5、持续改进导向
评审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推动持续改进。
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并跟踪改进效果。
6、结合外部要求
关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顾客需求等外部要求的变化,确保管理体系能够及时响应。
将外部要求融入评审内容,评估体系的合规性和竞争力。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开展管理体系评审,提升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