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21434标准涉及道路车辆网络安全的认证,通常分为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两大类。以下是这两类认证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一、 体系认证
体系认证主要针对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组织具备符合ISO 21434要求的流程和管理能力,从而支持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实施网络安全。
体系认证流程:
1. 认证申请与合同签订:
- 企业提交体系认证申请,认证机构审核申请材料,并与企业签订认证合同。
2. 文件审核:
- 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供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认证机构审核文件是否符合ISO 21434的要求。
- 主要文件包括网络安全方针、风险管理流程、网络安全生命周期管理文件等。
3. 初次审核(现场审核):
- 认证机构派出审核团队到企业进行现场审核,核实企业是否在实际运作中符合ISO 21434的要求。
- 现场审核涵盖网络安全的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网络安全培训、网络安全事件的检测和响应等。
4. 整改与再审核:
- 如果现场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企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相关的证据。
- 认证机构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必要时进行再审核。
5. 认证决策与证书颁发:
- 审核完成后,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做出认证决定,若符合标准要求,则颁发ISO 21434体系认证证书。
6. 监督审核:
- 每年进行一次监督审核,确保企业在认证周期内持续符合ISO 21434的要求。
7. 再认证:
- 通常在三年后,进行再认证审核,以延续认证证书的有效性。
二、 产品认证
产品认证是针对具体产品进行的认证,评估产品在设计、开发及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ISO 21434的网络安全要求。
产品认证流程:
1. 认证申请与合同签订:
- 企业提交产品认证申请,认证机构审核申请材料,并与企业签订认证合同。
2. 项目启动与需求确认:
- 认证机构与企业确认产品认证的范围、目标、功能安全等级、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等具体需求。
- 该过程通常包括网络安全目标的确定以及对产品的威胁和风险分析。
3. 文件审核与技术评估:
- 认证机构审核产品的网络安全相关文件,包括风险评估报告、威胁分析、网络安全设计文件等。
- 对产品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进行技术评估,验证是否符合ISO 21434的技术要求。
4. 现场测试与验证:
- 认证机构对产品进行网络安全测试,包括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功能测试等,评估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网络安全性能。
5. 整改与再测试:
- 若在测试中发现问题,企业需进行整改,并由认证机构再次测试确认问题已解决。
6. 认证决策与证书颁发:
- 所有评估通过后,认证机构做出认证决定,若符合ISO 21434的要求,则颁发产品认证证书。
7. 产品的持续符合性评估:
- 根据协议,认证机构会定期对该产品进行网络安全符合性评估,以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变化。
ISO 21434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的主要区别在于认证对象和认证目的,以及实施方法和重点。以下是详细的比较:
1. 认证对象不同
- 体系认证:针对整个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认证对象是企业的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这种认证确保企业具备符合ISO 21434要求的能力,并在所有产品和项目中实施网络安全管理。
- 产品认证:针对某个特定产品的网络安全特性进行评估,认证对象是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具体到该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与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2. 认证目的不同
- 体系认证的目的:确保企业建立并实施了一个系统性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以便在所有产品和开发项目中一致地应用网络安全措施。体系认证的通过表明企业整体上符合ISO 21434的要求,具有处理网络安全问题的系统能力。
- 产品认证的目的:确认具体产品在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已经实现了ISO 21434的网络安全要求。这类认证表明该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达到规定的网络安全标准,能够有效应对特定网络威胁。
3. 实施方法和重点不同
- 体系认证:
- 文件审核和管理流程评估:体系认证关注企业的管理流程和文件,重点评估网络安全方针、风险管理流程、生命周期管理、培训机制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 组织能力和管理流程一致性:体系认证的重点是确保企业在各个项目中能够始终如一地应用网络安全实践,并具备持续改进的能力。这包括培训员工、管理风险、处理网络安全事件的响应机制。
- 现场审核:审核主要考察组织的实际运作流程与文件描述的一致性,确保企业整体具备符合网络安全标准的能力。
- 产品认证:
- 技术评估和测试:产品认证侧重于产品的技术实施和具体网络安全措施,认证机构会进行技术评估,包括渗透测试、威胁建模、漏洞扫描等,确保产品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能够抵御网络攻击。
- 生命周期内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关注产品的网络安全风险是否得到了全面识别和有效控制。这包括对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如设计、开发、生产、售后)的安全性控制措施进行评估。
- 符合性确认:认证机构根据特定的技术要求检查产品是否符合ISO 21434的规定标准,尤其是该产品的安全设计、加密算法、访问控制机制等是否符合要求。
4. 认证的适用性与受众不同
- 体系认证:适合希望展示其整体网络安全管理能力的企业,通常是大型汽车制造商或零部件供应商。通过体系认证后,企业可以证明其内部网络安全管理符合ISO 21434标准,有助于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 产品认证:适合需要在市场上展示其具体产品网络安全性的企业,尤其是开发具有联网功能或具有高度安全要求的产品的企业。产品认证证书可以作为该产品符合网络安全要求的证明,便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5. 认证周期和维护要求不同
- 体系认证:体系认证通常为三年有效,每年需要进行一次监督审核,以确保企业持续符合ISO 21434标准的要求,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 产品认证:产品认证更具针对性,通常在产品研发或上市前进行,一旦通过即获得认证证书。认证的维护通常通过持续性评估或重新认证,尤其是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某个阶段,如产品功能升级或出现新的网络安全威胁时。
总结
通过上述比较,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在目标、适用对象、审核重点和维护方式上都有显著的区别。
来源:本文来自中豪技术专家团队,转载请注明出处。